贵州青龙煤矿:科技赋能智慧矿山再腾飞 | |||
煤炭资讯网 | 2022/5/9 22:44:57 通讯特写 | ||
贵州黔西青龙煤矿秉承创新驱动发展理念,致力于智慧矿山建设,相继建成智能化综采工作面、智能化生产辅助系统和安全生产风险智能监测预警“三大智慧系统”,智慧矿山初具规模,“增安、减人、提效”目标达成,成为贵州省乃至西南地区智慧矿山建设的领跑者,创建成果获多家主流新闻媒体报道。 ![]() 青龙人紧跟时代步伐不懈努力,于2013年开始探索信息化改造,2018年全力推进贵州省煤矿“两化”升级改造行动方案,2019年,青龙煤矿智能机械化建设项目获国家煤炭行业工程质量“太阳杯”奖,2020年被评为国家首批智能化建设示范煤矿。一路走来,青龙人探索智能化矿井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止。下面跟随矿调度员徐凯的讲解,走进青龙煤矿,沿着智能化建设步伐,感受青龙智慧矿山建设的再次腾飞。 “井下走一步,地面都知道”。徐凯操控着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,向笔者介绍道。青龙煤矿井下人员精确定位,使用真实比例的三维数字矿图,实现了井下场景的真实还原,人员实时定位、轨迹跟踪、考勤及出入井管理、违章行为检测及报警、区域管理、统计报表等管理功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。井下30cm的精准定位,实时确定人员准确位置,规范人员安全行为,为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。 “主通风机倒机不停风了,停电自动倒机了,神奇吧!井下都感觉不到了”。青龙煤矿通过风门改造工程已实现井下不停风倒机,最低风速降到正常风速的70%(倒机最低风速9.2m/s,正常风速13m/s),影响风速时间为原方式倒机的1/3,一分钟左右就能恢复额定风速,还实现了一键启机、一键切换、自动切换等功能,真正实现了撤人。去年黔西谷里镇片区出现暴雨、暴风、冰雹恶劣天气,青龙煤矿主通风机房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,仅仅48秒内实现了切换,极大保障了矿井通风系统安全。 “地面变电所全部撤人,真的无人值守了!”青龙煤矿辅助系统固定场所改造前值班运行工76人,改造后仅保留巡检人员6人,减员70人,减员率达到92%。采煤工作面系统每个生产班工作人数由以前的13人(除支护、辅助人员)减少为5人,其中1人跟随采煤机巡检干预;1人巡检支架;2人巡检干预运输机、转载机、破碎机;1人工作面监控中心远程控制,较传统工作面减员24人。两部分系统共减员94人,节约人工成本约900万元/年。 现如今,智能远程干预、超前预控管理,全方位、多视角动态掌握井下生产全过程替代了以往层级汇报井下生产状况,安全系数大幅度提高,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,安全生产任务可以更加轻松的完成。徐凯感慨的说:“智能化让工作更好干了,我们更体面 ”。
|